饭团探书 > 军事小说 > 伐魏 > 第90章 与刘裕的约定全文阅读

第90章 与刘裕的约定

“太尉为何带我来这市井小店?就不怕有人暗算?”黄征看着周边熙熙攘攘的人群,吵闹的食客,甚至还有桌子上的油腻,这些都是后世“苍蝇小店”的标配。黄征猜想刘裕在晋国敌人一定很多,竟然不担心有人刺杀?

刘裕嘿嘿一笑:“我一即将入土之人,在我的国家,在我的臣民之间,何惧?拙言以为如何?”

刘裕头发花白,牙齿掉了一颗,说话有点漏风,但精神矍铄,风采不减当年。说话间,更是枭雄本色显露无疑。

黄征点头道:“刘太尉所言,拙言非常赞同!我也喜欢在这种地方,舒服!”

刘裕哈哈大笑:“对,就是这个感觉,舒服。那也就是说,我们是一类人了!”

黄征摇头道:“不敢高攀刘太尉!刘太尉的文治武功,拙言需要学习的太多!”

黄征这句话,绝非拍马屁!

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,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

这句词就是对刘裕的评价。

刘裕的功绩确实在这个时候,无人能敌。

文治!

一、续实行“土断”,抑制兼并;

门阀士族兼并土地的行为令百姓流离失所,无法保护其产业,刘裕则一改东晋以来对这种事宽松的规管,重订规管并展示公众,大大抑制了门阀豪强的兼并行为。

甚至将临沂、湖熟原属皇后王神爱所有,用来资助其化妆品开销的田地分配给穷人。如此削夺了世族以及皇室的私产,用来资济人民。

二、整顿吏治

刘裕当时罢掉或处死的官吏有许多是士族或皇族出身。他的亲信、功臣中有“骄纵贪侈,不恤政事”的,他也严厉惩罚,甚之处死。

三、重用寒族

东晋时期,中央和州、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、谢、庾、桓四大家族手中,选拔官吏,主要依据门第,所谓“下品无高门,上品无贱族”。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。刘裕掌权后,下令改变这种状况,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。他重用出身“寒微”的人,如刘穆之、檀道济、王镇恶、赵伦之等。

四、多次下令减免徭役;

五、非常重视教育;

军事!

一、战术革新:他吸取了早期阵法的不足,大胆地将水军用于阵中,利用水军的优势来克制骑兵,开创了战术史上的新篇章。

二、“却月阵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;

三、灭南燕;

如此,也让刘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“道和先生如何前来了?”黄征突然看见刘穆之前来,连忙起身相迎。

一直以来,黄征对刘穆之都是非常敬重的。刘穆之,真的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。

刘穆之拱手笑道:“奉太尉之命特来作陪。”

黄征把旁边的凳子挪了挪:“道和先生请坐!上次高阙一别,道和先生的教诲,拙言依然铭记在心!”

刘穆之看了一眼刘裕,冲黄征笑道:“汉王高看我了。几句胡扯而已。哎,我这身体,不服老不行,上次从高阙回来,身体就不行了。还没有对面这个老家伙身体好呢!”

黄征见刘穆之称刘裕为“老家伙”,不由得笑了。

这两个老兄弟,这么多年,不容易!也算是互相成就吧!另外,他们也是没拿自己当外人啊!

刘裕对刘穆之的调侃一笑置之,也不说话,就静静的看着黄征。

黄征被看得头皮发麻。

刘裕感叹一声:“年轻真好!我当年像汉王这个年纪,还是个大头兵,还在战场摸爬滚打。不过那个时候是真年轻,几天不睡觉都没事,吃饭一顿吃两大碗,当时可比道和这个老家伙吃得多,哈哈哈。”

刘穆之笑道:“你一直比我吃得多!吃得多,身体好!看看现在,我已经走几步就要休息了,而你,还能纵马如飞!”

刘裕突然神色玩味的看着黄征:“听说你把‘草原之鹰’纳入后宫了?你小子可以啊!”

黄征见刘裕和刘穆之自称“老家伙”,现在刘裕又叫黄征“小子”,心知这是拉进关系,当自己人了。

黄征不由得内心豪气起,也换了称呼:“刘兄说笑了!阴差阳错,阴差阳错!”

刘裕拍了拍黄征肩膀:“不错的!我一直恨不能见到‘草原之鹰’,这个女人名声在外,不差!”

刘裕夹了一口菜,和黄征对碰了一杯酒:“你已经称呼我刘兄了,作为兄长,提醒下你:‘草原之鹰’的舞台在草原,北方,大有可为!”

黄征也凑近道:“刘兄,要不要一起去后秦走走?洛阳城,随时欢迎两位!”

刘穆之笑容玩味,冲刘裕暗暗点头。

刘裕一拍大腿:“我从魏兴郡、你从南阳郡?”

黄征凑近道:“之后,打通河西走廊?”

刘裕哈哈大笑:“就这么说定了!打通河西走廊,消灭诸胡。虽然此生可能无缘封狼居胥,但我一定要去河西走廊走一遭,遥掌西域!”

刘裕的丝毫不掩饰野心,倒让黄征刮目相看。

刘裕也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坏啊!

一个侍卫走到刘裕耳边耳语了几句。

“谯蜀叛乱了!我要回去安排人马平叛!拙言,三日之后,你返程之时,我亲自为你送行。这几日,可在建康城好好游览!”刘裕果然行事果断,起身离开了座位,但不忘回头补充道:“既然拙言认了王皇后为义姐,那就多去看看!”

黄征看着刘裕和刘穆之匆匆离去的身影,微微发呆。

三日后。

“感谢汉王!”

还是在那个御书房,司马德宗还在打瞌睡,王神爱还是坐在靠窗的椅子上。

“皇后不必客气!”黄征回了一声,便坐在那里不再言语。

怪异的气氛,让两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。

还是王神爱率先打破了尴尬的局面:“刘太尉又还给了我收走的土地。”

“哦。”黄征应了一声,低着头。

王神爱脸庞微红,继续到:“王氏家主王弘前日亲自来皇宫看我!”

“嗯。”黄征还是应了一声,低着头。

王神爱更觉尴尬了,沉默了半天,还是直视着黄征道:“前日起,拜帖已经多到桌上摆不下了。”

黄征其实刚进来就看到了,桌上、地上,到处散落着拜帖。

“穷在闹市无人问、富在深山永远亲啊!”王神爱见黄征没有抬头,不由感叹道,“我入宫十几年,一直就是一个被人监视居住的‘笼中雀’,从来无人正眼看过我、人人对我,唯恐避不及,包括我的娘家。如今,汉王认我当义姐,这才几天,要拜访我的人、向我和陛下问安的人,竟然远远多过之前的十几年。”

“好事!”黄征应了一声。

王神爱看见了门外的小太监,知是刘裕派人来请黄征了,心知有些话再不说就没机会了:“汉王!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?”

说完,王神爱便低下了头,这个问题,已经让她这几天寝食难安了。

人都是趋利的,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。黄征要什么?自己能给他什么?

家族帮助?呵呵,王家对自己避之唯恐不及,何况王家现在随时会被刘裕拿来祭刀,是否能保住犹未可知。

皇族帮助?呵呵,司马皇族随时都有可能被权臣废掉,或者,杀掉!

那自己现在能给什么?除了自己的身体还有什么?

难道汉王喜欢自己这么大年龄的女人?

每晚念及此,虽觉得荒唐,但一直以来的孤苦,尤其是心灵上的无依,却让王神爱的内心,有那么一丝羞赧,甚至,期盼。

黄征抬头看向王神爱。

此刻屋内只有两人,王神爱的眼神微微带泪,但异常坚定,定定的直视着黄征。

黄征本想说“就是见你太可怜了”,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,“觉得咱们有缘!”

王神爱没有听到预想的“爱慕之词”,心里松了口气,但也有点微微的遗憾,便低下头,不再言语。

黄征站了起来,左右看了看,走到王神爱的身边,王神爱突觉心跳加速,也不咳嗽了,慢慢的站了起来。

黄征迅速的抓起王神爱的手,将一块腰牌放在她的手心里,轻轻道:“有自称北汉的人来时,只要出示此牌即可。”然后迅速转身朝门口走去。

王神爱定定的站在那里,她还没有缓过神来。

十几年了,或者说快三十岁的自己,从来没有碰过司马德宗之外的男人,而司马德宗,却是那样的一个人,肥胖的身体和痴呆的表情,让她从来没有体验过被爱的感觉。

藏在衣袖里的右手微微发抖,王神爱见随着黄征的离开,太监宫女们都离开了视线,便偷偷的拿出了那块腰牌,一块铜质腰牌。

上书“锦衣卫汉王”,后面还贴着一张纸条。

王神爱神情激动,轻轻的打开纸条。

上面是一些地址,并留有一句:出示此牌,一切但凭义姐调遣。

王神爱抬头看向窗外,御花园里的暑气已退,草木葱绿秋高气爽。

真是个好天气!

王神爱藏好腰牌,举起右手,定定的看着。

才三十不到,正是大好年华!蹉跎了半生时光,此刻,才会开始属于我自己的生活吗?

王神爱咳嗽了几声。

好像咳嗽减轻了许多。

王神爱的静静的站了会,转身走到了书桌前坐下,缓缓的摊开了信笺,慢慢的磨着墨,拿起毛笔,看着自己的右手发了一会呆。

会心一笑,慢慢的提笔写下了一封书信。

弟弟:

姐姐现在很好!

姐姐很开心!

姐姐希望有生之年,可以去你的北汉看看......